一個買菜習慣,讓北方人比南方人壽命短!很多人買了大半輩子菜都不知道
俗話說「十裡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」。
雖然同在一片土地上,但南北方人在很多方面都透露著「我們不一樣」的氣息!
比如——
關於方向▽
路人:請問XX怎麼走?
南方人: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後右拐……
北方人:朝西走三百米再朝東南方向走兩百米再……
關於搓澡▽
南方人:為什麼要搓澡?啊啊啊,沒有隔間?
北方人:兄弟,要不要互相搓背?
關於下雪▽
南方人:哇哇,下雪了!趕緊拍照發朋友圈!
北方人:不約。
關於食物▽
南方人:甜豆花!鹹粽子!
北方人:鹹豆花!甜粽子!
當然,以上只是南北差異中的「冰山一角」。
而在眾多差異中,最讓人意外、影響最大的是:在健康上,南北方人也有很大區別!
國家衛健委頒佈的《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》指出,我國人均壽命較之前增加了2歲,但是南北方人群的人均壽命是存在一定差別,長壽地圖上還是以南部地區為主。
而權威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也曾刊文指出:上海人期望壽命全國第一,一些西北部地區的期望壽命卻較全國最高水準低了約10歲。
此外,還有一個明顯區別:北方地區的肥胖率普遍高於南方地區。
上個月,清華大學發佈的《清華城市健康行為指數》報告顯示,北方城市肥胖人群比重明顯高於南方城市,東北、華北地區肥胖人群高達6%~8%。
眾所周知,肥胖是「百病之源」。
醫學研究早已證實,肥胖與很多病,如高血壓、冠心病、腦血管病、糖尿病、骨關節病、不育症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、某些腫瘤等息息相關,可引起生活質量下降,壽命縮短。
而相關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:《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3》報告顯示,北方高血壓患病率遠高於南方,達30%以上。
很多人要問了,為何會出現這麼明顯的差異呢?
其實,造成這樣明顯差異的原因有很多,但往簡單裡說,一個買菜習慣就能看出端倪!
就連買菜這麼簡簡單單的事,南北方的朋友也很不一樣——
說到南北方買菜的區別,有人戲稱「南方買菜買一頓,北方買菜買一噸」。
南方的朋友平時買菜的量確實不多,一般買夠一天吃,甚至可能只買一根蔥、一個辣椒……
如果一次買上一斤蔬菜,那可能是家中開「酒席」的級別了~
比如▽
圖源:新浪微博
而北方朋友買菜的陣仗可就大多了,常常一口氣買很多菜在家裡囤著。
有北方朋友分享自己的經歷▽
圖源:新浪微博
去年,一位阿姨還因為出手就買300斤白菜上了熱搜,菜農還表示最多的有買1000斤的▽
圖源:新浪微博
不得不說,北方朋友買菜就像他們的性格一樣,豪爽!
不過,一口氣買很多菜雖然省事,但暗藏了不少健康隱患。
雖然食材可以放冰箱裡保存,但放久了營養也會悄悄流失,口感也不好。
還有一些食材表面看著好好的,但裡面可能已經變質或被病菌感染了。
在去年,黑龍江一家庭聚餐中,有9人食用「酸湯子」(一種玉米做的美食)後,全部中毒身亡。
事後查明,毒倒這一家子的,是一種叫米酵菌酸的毒素。
原來,這「酸湯子」已經在冰箱冷凍一年多,而且在冷凍前已經滋生了大量病菌,但他們在吃的時候都沒有察覺到異常,繼而引發了悲劇。
圖源:新浪微博
其實,現在買菜很方便了,沒必要一口氣囤這麼多食材,營養流失不說,還有健康隱患。
所以,建議北方的朋友向南方朋友學習,一次買一兩頓的菜就行,「超齡」的食材也要趕緊扔掉!
之前,一個關於「硬菜」的話題沖了熱搜。
不少南方朋友滿臉疑惑:啥叫硬菜?吃起來很硬嗎?
一般來說,「硬菜」大概有這麼幾個標準:
大葷:必須是實打實的肉!
大份:必須是整只,切片不接受!
不要綠葉菜作配:有一點綠葉菜都好意思叫硬菜!
總之,一道硬菜的修養就是C位出道,其他菜都是陪襯,你也可以理解為「大魚大肉」,代表了北方朋友的豪爽。